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天的呼召
1935年4月17日復活節的早晨,耶穌出現在我的禱告中,並交託給我上天的使命,當時我才16歲。我很喜歡渡邊重義先生於1982年所作的這幅畫,頗能捕捉當時我在禱告那一刻的屬靈氣氛。

天的呼召

15歲復活節早晨,在徹夜禱告中,遇見了耶穌並且接受上天的呼召。那一日,耶穌告訴他要負起解明真理的使命,解放在罪惡中呻吟的人類以及為此而痛苦之神的心情。

交織著恐懼與感動—-思考人生方向

自懂事起,我就一直在認真思考︰我將來要成為怎樣的人?我那麼喜歡觀察和研究自然,所以曾想立志做一名科學家,然而目睹日本人的無情迫害與掠奪,陷百姓於民不聊生的慘狀之後,我的想法改變了。因為,縱使將來成為科學家,獲得了諾貝爾獎,我還是無法為饑寒交迫的人們擦乾眼淚。

我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為別人擦乾眼淚,撫平心中悲痛的人。當我躺在森林中聆聽小鳥的歌唱時,自然而然地想到:「我要改變世界,讓世界洋溢著像小鳥歌聲般的溫馨;我要成為一個能讓人們的臉龐散發出花朵般芬芳笑容的人。」雖然當時還不明白究竟要成為怎樣的人才能做到這一點,但我還是下定決心要成為散播幸福的人。 十歲那年,受到當牧師的潤國叔公影響,我們全家受洗改信基督教,開始過熱忱的信仰生活。我熱心虔誠地去教會參加禮拜,一次也不曾錯過,要是稍微遲到,便會羞愧得抬不起頭來。雖然當時年紀尚小,所知有限,然而神在我心中早已佔據了極重要的地位。同時,我對生與死、人生的痛苦與悲傷之問題,也思考得越來越多。

我無法理解,世界上為什麼會發生這麼多不幸的事情,為什麼好人總是遭遇悲哀與不幸?自從目睹曾祖父的骸骨後,我就產生一連串關於生死的疑問,加上家中匪夷所思的事件,讓我對宗教越來越感興趣。可是,教會裡的講道,並不能清楚地解答我對生死的疑惑,這些都讓我深感苦悶,於是我慢慢開始深切的禱告。

「我是誰?從哪裡來?人生的目的是什麼?人死後會變成什麼樣子?靈界果真存在嗎?神確實存在嗎?神是全知全能的嗎?如果神是全知全能的,為什麼只是旁觀這個世界的不幸呢?假如是神創造這個世界,那麼世界上的痛苦也是神製造的嗎?韓國被日本蹂躪的悲劇,何日是盡頭?我民族受苦的意義為何?為什麼人與人之間互相仇視、衝突甚至爆發戰爭?」我的內心充滿了這種深刻的疑問。

沒有人能輕易地給我這些問題的答案,除了禱告之外,我幾乎無路可循。當我把這些困擾內心的問題向神坦誠以告時,我發覺痛苦和悲傷消失了,內心也感覺到平安。於是,我禱告的時間變得越來越長,不久,徹夜的禱告也日漸多了起來。有一天,我得到一個非常珍貴的體驗——神回應了我的禱告,那是我一生中最難忘懷的一天,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記憶。

那是我滿十六歲那年的復活節前夕,當晚我一如往常地去村後的貓頭山進行徹夜禱告。我淚流滿面,懇切地問神:「神啊!為什麼祢要創造出這樣充滿悲傷與令人絕望的世界?為什麼全知全能的神,卻任憑世界在傷痛之中煎熬?我又能為悲慘的祖國做些什麼?」

我以禱告度過了整個夜晚,之後在復活節的凌晨,耶穌出現在我面前,像風一樣飄然而至,他對我說:「由於人類的痛苦,神更是萬分悲傷,相應於上天的旨意,你必須在地上承擔起特別的使命。」

那天,我清清楚楚地看到了愁容滿面的耶穌,也清晰地聽到了他的聲音。當他顯現時,我的身體宛如風中的樹葉,顫抖不已。一股彷彿當下就會死亡的恐懼,以及快要爆炸的感動同時向我襲來。

耶穌明確告訴我未來的任務,那竟是「拯救苦難中的人類,並撫慰悲傷的神。」對我而言,這是何等驚訝的內容!「我做不到!我怎麼可能?如此龐大的任務,怎麼可能交託給我?」我既害怕又著急地想逃避,緊緊抓住耶穌的衣襟,不停地嚎啕大哭。

榮耀的冠冕

我陷入了極度的混亂中,既無法對父母親據實以告,也不能深藏心底,面對這麼大的秘密,實在不知如何是好,只能終日憂心忡忡。我確實已經從上天領受了這特別的使命,這是不容否認的事實,然而,這責任是如此龐大驚人,我實在擔憂自己根本無法完成!為了讓混亂的內心恢復平靜,我比以前更迫切禱告,然而卻無濟於事。任憑我想盡辦法,都無法從見到耶穌的記憶中擺脫,我不知道如何面對壓抑不住的痛哭,所以寫了一首小詩,表達我當時的心境。

《榮耀的冠冕》

當我懷疑他人時,我深感痛苦;

當我批判他人時,令我難以忍受;

當我怨恨他人時,我的存在就毫無價值。

然而,如果我相信,我就被欺騙;如果我去愛,我就被出賣。

今夜,我十分悲痛與孤寂,

我的頭埋在雙手裡,我錯了嗎?是的,我錯了!

即使被欺騙,依然要相信;即使被出賣,依然要寬恕。

完全地去愛吧!哪怕是對那些恨你的人。

拭去淚水吧,以笑容來擁抱,

他們無知,只知道欺騙;他們背叛,卻不存悔意。

喔!主啊,

這就是愛的傷痛,請看著我的傷痛。 請將您的手放在我燃燒的胸口,

我心深深地苦惱,幾乎要碎!

然而,當我愛那些反對我的人,我便贏得了勝利,

如果你也同樣這麼做,

我將送你一頂榮耀的冠冕。

( 節錄自「熱愛和平的世界公民 」p.104)